聊起足球,有些年份就像被刻进了DNA里,一提到就浑身哆嗦,比如98年。那一年,法兰西的夏天,高卢雄鸡在自家门口雄起了,之一次捧起了大力神杯。今天,咱不聊战术,不谈历史意义,就纯粹来个考古开盲盒,扒一扒当年那支星光璀璨又带点“神经质”的法国队大名单,看看这22位好汉都是何方神圣,怎么就把世界给“盘”了。
首先登场的,必须是门将组,球队安全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全队发型最省事儿的三位大佬。
头号门神,16号法比安·巴特兹(Fabien Barthez)。这位哥们儿,可以说是98年法国队的吉祥物兼定海神针。他那锃光瓦亮的光头,在门前就是一盏明灯,闪得对手前锋眼花缭乱。球技没得说,反应神速,出击果断,整届杯赛7场比赛只丢了2个球,简直是门上挂了把锁。当然,他最有名的“业务”还是赛前接受后防大佬布兰科的“光头开光”仪式——那一吻,充满了玄学和兄弟情,仿佛是给球队上了个“金身不破”的BUFF。
替补席上坐着的是1号贝尔纳·拉马(Bernard Lama)和22号利昂内尔·沙博尼耶(Lionel Charbonnier)。这两位老哥基本就是更佳观众席的VIP,主要任务是鼓掌、递水和在训练时给主力们增加点难度。虽然没啥出场机会,但冠军的军功章,必须有他们的一半,毕竟“气氛组”也是很重要的嘛!
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摇到那条让全世界前锋都感到窒息的后防线。这可不是开玩笑,说他们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都算谦虚了。
后防核心中的核心,5号洛朗·布兰科(Laurent Blanc),人送外号“总统”。他不光防守稳健,还是球队后场的出球大脑。他的存在,让整个防线井井有条。当然,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除了亲吻巴特兹的光头,还有半决赛对阵克罗地亚时那张略带冤屈的红牌,导致他遗憾错过了决赛。那一刻,多少球迷心都碎了,好在队友们给力,没让“总统”的遗憾变成整个法兰西的遗憾。
和“总统”搭档的,是8号马塞尔·德塞利(Marcel Desailly),一堵会移动的墙。这位“岩石”般的后卫,身体素质爆炸,单防能力顶级,看他防守,就像看巨石强森在球场上“欺负”小学生,安全感爆棚。他和布兰科组成的中卫组合,堪称当年的“叹息之墙”。
两个边路也都是狠角色。左边是3号比森特·利扎拉祖(Bixente Lizarazu),一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身高不高但能量巨大,攻防两端来回飞奔,像个小钢炮。右边则是15号利利安·图拉姆(Lilian Thuram),这位老兄平时稳如老狗,但在半决赛突然“铁树开花”,上演了后卫版的梅开二度,直接把法国队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送进了决赛。那场比赛,图拉姆估计是把自己的前锋技能包给体验了一把,用完就扔了,因为他整个职业生涯也就进了那么两个国家队进球,全用在刀刃上了,你说神不神?
替补席上还有2号樊尚·坎德拉(Vincent Candela)和18号弗兰克·勒伯夫(Frank Leboeuf)。特别是勒伯夫,在布兰科决赛停赛的情况下临危受命,顶住压力,和德塞利一起零封了拥有罗纳尔多的巴西队,这心理素质,杠杠的!
说完了固若金汤的后防,我们来到球队的大脑和心脏——中场。这里,坐镇着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和一群勤勤恳恳的“打工人”。
毫无疑问,10号齐内丁·齐达内(Zinedine Zidane)是这支球队的灵魂。齐祖的球技,已经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来形容了,“丝滑”、“优雅”、“大师”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显得有点苍白。小组赛第二场,他因为不冷静的踩踏被红牌罚下,差点成了“罪人”。但王者归来后,他在决赛中用两个标志性的头球,彻底击碎了桑巴军团的卫冕梦。那一夜,他就是巴黎夜空中最亮的星,真正的“天神下凡”。
为齐祖“保驾护航”的,是队长7号迪迪埃·德尚(Didier Deschamps)。德尚干的都是脏活累活,满场飞奔的拦截和抢断,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挑水工”,确保了中场的平衡和硬度。他虽然不华丽,但绝对是球队不可或缺的基石。没有他,齐达内可能就没法那么潇洒地施展魔法了。
德尚身边的搭档,17号埃马纽埃尔·佩蒂特(Emmanuel Petit),一头飘逸的金色马尾是他的标志。他和德尚组成了坚不可摧的中场屏障,而且还有一脚远射功夫。决赛最后时刻,他打入锁定胜局的第三球,彻底点燃了法兰西大球场。
此外,中场还有4号帕特里克·维埃拉(Patrick Vieira),当时还是个小将,但已经展现出了未来世界级中场的潜质。还有19号克里斯蒂安·卡伦布(Christian Karembeu)、11号罗贝尔·皮雷(Robert Pirès)、14号阿兰·博格西昂(Alain Boghossian)这些实力派球员,让法国队的中场厚度深不可测。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支冠军之师的锋线。有趣的是,相比于星光熠熠的中后场,法国队的锋线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弱一环”,充满了各种槽点和梗,但现在回看,却别有一番风味。
主力中锋,9号斯特凡·吉瓦尔什(Stéphane Guivarc'h)。这位哥们儿是足球史上一个神奇的存在,作为冠军球队的主力中锋,整届杯赛一球未进,堪称“零进球神锋”。但他真的没用吗?恰恰相反,主教练雅凯对他信任有加,因为他不惜体力的奔跑和骚扰,为身后的齐达内和队友们创造了大量的空间。他就像一个“战术欺诈大师”,用自己的“隐身”属性,迷惑了所有对手。所以,别笑他,人家是躺赢界的鼻祖,锦鲤本鲤!
和吉瓦尔什搭档的,有21号克里斯托夫·杜加里(Christophe Dugarry)和6号尤里·德约卡夫(Youri Djorkaeff)。德约卡夫能传能射,是前场的“多面手”,而杜加里同样也是一位勤奋型的绿叶前锋。
真正让法国队锋线充满未来的,是当时还在“练级”的两个年轻人。12号蒂埃里·亨利(Thierry Henry)和20号大卫·特雷泽盖(David Trezeguet)。那时的亨利,还是个在边路风驰电掣的“小将”,以3个进球成为队内更佳射手,已经初露峥嵘。特雷泽盖也是替补席上的秘密武器。谁能想到,这两位“小弟”日后会成为叱咤足坛的顶级射手呢?
这支由主教练艾梅·雅凯(Aimé Jacquet)捏合起来的队伍,既有齐达内这样的艺术大师,也有德尚这样的蓝领硬汉;既有图拉姆这样的“神经刀”,也有吉瓦尔什这样的“玄学前锋”。他们是真正的“黑白灰”军团,代表了法国的多元与融合,最终在那个夏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所以,问题来了,布兰科到底亲了巴特兹的光头多少次才攒够了这么逆天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