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共十年对峙自1927年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结束。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土地革命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国共10年对峙时期存在两对矛盾: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阶级矛盾;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3、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有三,其中, 国共两党、两政权的内战对峙是最基本的特征。
4、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政治: *** :建立独裁统治;围剿红军 *** :开展武装起义、进行反围剿;长征;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九。
5、基本特征是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6、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经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币制改革和关税自主,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所增加,民族工商业经历第二个黄金时期,取得更快发展。
1、国共十年对峙时间:1927年——1937年。简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由中国 *** 领导的国民 *** 对中国 *** 领导的地方性政权发动的战争,此战争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结束。
2、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 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3、八七会议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 *** 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4、国共十年对峙自1927年起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结束。
5、年中国 *** 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之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 *** 为反抗 *** 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