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刘伯温进去后,发现是一个山洞。刘伯温进去后,发现洞内有一扇石门,旁边写着“山为基”四个字。刘伯温看到后非常惊讶,因为“贱”是他的名字。
另外,刘伯温临死之前,从怀里掏出一本奇书,嘱咐道:“十余年后,再把此书交给明太祖,一定要记住我的话。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患病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相传,他在临终前曾叮嘱皇太孙朱允炆:“定要找到刘伯温藏匿的那本兵书,切不可让其落入外姓人手中。”可到底,朱允炆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兵书。
1、是青田人~刘伯温(1311-1375年)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
2、属温州人。刘伯温本是青田县人,所以时人称他刘青田。
3、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4、人物简介 (刘基)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
1、刘伯温简介:在民间传说中,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刘伯温简介之刘伯温传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
2、刘伯温(1311年-1375年),字文清,号少寿子,晚年又号东帝,江苏润州人(今扬州市)。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刘伯温出身贫寒,自幼立志学习,先后经历了战国策、芮城怀古、一世班什等多次考试,成功考取进士。
3、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
4、刘伯温(1311年-1375年),字季温,号温公,父姓刘,母姓萧,山东济南人,是明朝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北虏之患,南狄之营\。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性情刚直,不畏权贵,因不会处理同僚关系,导致多次丢官,甚至差点丧命。刘基天资聪明,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 神童 ”。
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刘伯温壑智谋略卓然超群,道德文章如日照中文,本书就是通过真实生动的描写,再现了刘伯温光辉的一生。
-03-04 有没有关于刘伯温的传记,关于他真实的一生。
前朝军事家诸葛亮,后朝军事家刘伯温。他以巧妙的计算和战略规划而闻名。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奇,至今仍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甚至东南亚、日韩等地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民间影响。
刘伯温因为劳碌而感染了风寒,朱元璋得知后便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他。但是并没有起效果,反而让刘伯温更加感觉到不适、痛苦不堪。之后刘伯温带着病去觐见朱元璋,婉转说了这胡惟庸带御医探望他,和服食御医开的药后更加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