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悬泉置遗址的位置坐落在甘肃西部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处,在瓜敦公路南侧1000米的山丘底下。遗址南部是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山涧有泉水流出,名曰悬泉水,经年不断。悬泉置即由此得名。
1、根据汉朝简书记载,悬泉置当时的全称是“敦煌市效谷悬泉置”。而“置”的意思就是驿站,传递的场所。
2、这里再后来也变成了一个驿站,所以说它叫做悬泉置,但是置的意思也有驿站的意思,也因此让这个地方成为了一个专门用来传递的机构。所以说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怪异,甚至也不好记住,但是它确实提到了一个重点的位置。
3、悬泉置遗址的位置坐落在甘肃西部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处,在瓜敦公路南侧1000米的山丘底下。遗址南部是三危山余脉火焰山,山涧有泉水流出,名曰悬泉水,经年不断。悬泉置即由此得名。
4、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87年首次发现了该遗址。
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共有8处遗产点:科斯托比遗址、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卡拉摩尔根遗址。
因为汉朝时期,还没有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写东西传递信息,普遍用的还是“竹简”。考古学家在发现悬泉置遗址时,也发现了大量用来传递信息的“竹简”,尤其在悬泉置传递信息时,发挥了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作用。
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的中更新世,为一套河湖相的砂泥质沉积物。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
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长、宽、厚约40、11厘米的土坯垒砌而成。
旅游信息:截至2016年末,敦煌市境内有各类文物景点265处,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3A级景点:敦煌影视城、三危山景区、敦煌夜市、敦煌同舟岛、敦煌雷音寺、敦煌光电博览园等等。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的研究近日又有新发现,经专家考证认定,该遗址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也是考古发现中的之一个相当于邮政局的遗址,由此出土的一封帛书也成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个人书信文物。
此后,在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甘肃、内蒙古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汉晋简牍,尤其以1930年发现1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
近日,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发现,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透露,该遗址出土了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前141)的放马滩“纸地图”。1990年,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有多张字麻纸,并被确认为武帝至昭帝(前140-前74)时物。只是这些麻纸在制造上还比较粗糙,后来的麻纸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