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西方丰富的哲学观念对于开拓中国年轻一代的主观能动性,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和发展到最后又能造福国家和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都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1、重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认为,哲学家都是他的环境的产物,既是因,又是果,他们是他们时代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2、《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
3、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
4、读梯利版《西方哲学史》,这是我继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学史》和罗素版《西方哲学史》后读过的第三部西方哲学史著作。
5、《西方哲学史》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在序言中,罗素主要阐述了自己写作这本哲学史的目的。
6、笛卡尔发现,他所完全能肯定的存在,是他自己的存在。即使魔鬼在骗他,他也存在,罗素还说:想做一个哲学家,必须锻炼的不怕荒谬。
哲学的使命就是为本能信仰区分层次。一切知识都以本能信仰为为基础建立起来,只要最后采取的形式是和谐的,就可以认为是可接受的。虽然一切真理都有错误的可能,但我们不能由此出发,为了怀疑而怀疑。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于想了解西方哲学的入门者来说,是相当不错的,罗素的语言功底很深厚,对哲学家的评论非常精彩,不过主观性强了些,专业一点的有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还不错。
在我读过的哲学书中,罗素《西方哲学史》是*的。这套书(共两本)讲道理,不武断,分析缜密,思路清晰,文笔劲健优雅,既是哲学史,也是罗素分析哲学的示范。这本哲学史注重源头,前苏格拉底和古希腊部分的分量很重。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00字篇一: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哲学史》,上海译文,希尔贝克。罗素是个哲学家,个人色彩太浓。梯利的并不难,相比文德尔班的来说简单很多。这是华东师大的考研参考书,译者为该校的老师。
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个学科。
罗素在写作中引入政治史内容,跟他本人就是政治的积极参与和介入者应该是有关系的。
第一部分为序言。在序言中,罗素主要阐述了自己写作这本哲学史的目的。
第一篇是“教父”,论述的是基督教的历史,特别论述了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第二篇“经院哲学家”,重点论述的是阿奎那的思想。“近代哲学”包括两篇,第一篇是“从文艺复兴到休谟”,第二篇是“从卢梭到现代”。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但是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在西方哲学的“经院哲学”阶段往往包含了一批阿拉伯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