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欢喜罗汉:迦诺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分别是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下面请看介绍。
第一位是:坐鹿罗汉,他曾经乘坐他的鹿骑进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第二位是:欢喜罗汉,他清楚世间一切善丑恶,所以在很久以前,他是故印度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
【简介】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
再后来的宋代,后人在飞来峰的金光洞中,发现了刻有十八罗汉像的石床,十八罗汉在那时代表的就是一种神仙保护的意思。
1、十八罗汉的名字: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 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
2、过江罗汉是十六罗汉之第六尊,因出生于跋陀罗树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岛传播佛教,因此又被称为“过江罗汉”,住耽没罗洲。佛陀涅槃前,曾令尊者永住世间,济度众生,他为救助众生,常到众生中间活动。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十八罗汉分别有哪些? 降龙罗汉:即庆友尊者 在古印度的传说中有龙王曾用洪水淹没了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降龙尊者前往龙宫,降服了龙王,取回了佛经,因立大功,被尊为降龙罗汉。
4、十八罗汉的名字分别是: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跋罗堕阁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宾度罗是名。又名宾头卢尊者。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
5、十八罗汉的名字如下: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2,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3,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4,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5,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6,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十八罗汉都叫什么 十八罗汉的名字:坐鹿罗汉、举钵罗汉、骑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乐罗汉、探手罗汉、瞻仰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守罗汉、坐卧罗汉、渡河罗汉、征服龙虎罗汉、乐罗汉、芭蕉罗汉。
罗汉的名字: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也就是说,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位尊者。在玄奘翻译的印度佛经《法住记》中,就有十六罗汉的记载,换句话讲,十六罗汉在佛经传入中土之前就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说,十六罗汉的名称和形象是一直都确定的。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的果位。
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上另两位而形成的。最早记录这件事的是宋代苏轼,他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一文中,一一列举出十八罗汉的姓名。